北京PM2.5下降應重點放在哪
2017-03-18 00:03 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北大課題組:北京下一步PM2.5下降空間應重點放在機動車排放管控方面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 阮煜琳)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環境統計課題組17日在北京發布報告認為,北京下一步細顆粒物(PM2.5)濃度的下降應重點放在對機動車排放的管控方面。這將直接減少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PM2.5的濃度,并間接減少二次化學反應所產生的PM2.5。
這份名為《空氣質量評估報告(三):北京地區2013-2016年區域污染狀況評估》的報告,集中研究分析了北京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2013年至2016年四年間共超過一千多萬條的污染物濃度數據。
報告認為,北京市近幾年大氣環境改善的一個亮點是二氧化硫濃度的大幅度下降。從2015年開始,在夏秋兩季,北京的二氧化硫濃度已進入個位數時代。這反映了北京市自2014年開始實施的“煤改氣”和“煤改電”使得煤炭消費量大幅下降,在減硫方面卓有成效。
報告稱,北京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在這四年中也有一定的改善,這主要是由PM2.5的改善促成的。但在PM10中直徑大于2.5微米的顆粒物濃度沒有明顯下降,說明北京市在控制PM2.5濃度的同時,也要注重道路揚塵和建筑工地防塵的管理。
“過去四年北京市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污染狀況改善有限。我們認為,北京過去幾年PM2.5濃度下降也是二氧化硫減少所驅動的。在北京二氧化硫濃度已經顯著下降,且無法控制污染物從外部輸入的前提下,要進一步降低北京的PM2.5濃度,必須在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減排上下功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講席教授、該課題負責人陳松蹊說,“也就是說,北京下一步PM2.5的下降空間應該重點放在對機動車排放的管控方面。”
陳松蹊提出,“北京在進一步提高油品質量的同時,還應重點治理交通擁堵,因為機動車的低速行駛會產生更多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考慮到已有550萬輛的機動車保有量,北京市可借鑒如新加坡、倫敦等城市治理交通擁堵上的經驗,利用經濟手段調控車輛行駛速度。北京市還應多建停車場,以此減輕道路堵塞。”
對2017年大氣污染的防治形勢,陳松蹊認為,經濟回升期的大氣環境治理將面臨更大挑戰,要進一步減少PM2.5及其它污染物的濃度,無疑需要更嚴格的環境監管和更有效的減排措施。(完)
原標題:北大課題組:北京下一步PM2.5下降空間應重點放在機動車排放管控方面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 阮煜琳)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環境統計課題組17日在北京發布報告認為,北京下一步細顆粒物(PM2.5)濃度的下降應重點放在對機動車排放的管控方面。這將直接減少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PM2.5的濃度,并間接減少二次化學反應所產生的PM2.5。
這份名為《空氣質量評估報告(三):北京地區2013-2016年區域污染狀況評估》的報告,集中研究分析了北京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2013年至2016年四年間共超過一千多萬條的污染物濃度數據。
報告認為,北京市近幾年大氣環境改善的一個亮點是二氧化硫濃度的大幅度下降。從2015年開始,在夏秋兩季,北京的二氧化硫濃度已進入個位數時代。這反映了北京市自2014年開始實施的“煤改氣”和“煤改電”使得煤炭消費量大幅下降,在減硫方面卓有成效。
報告稱,北京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在這四年中也有一定的改善,這主要是由PM2.5的改善促成的。但在PM10中直徑大于2.5微米的顆粒物濃度沒有明顯下降,說明北京市在控制PM2.5濃度的同時,也要注重道路揚塵和建筑工地防塵的管理。
“過去四年北京市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污染狀況改善有限。我們認為,北京過去幾年PM2.5濃度下降也是二氧化硫減少所驅動的。在北京二氧化硫濃度已經顯著下降,且無法控制污染物從外部輸入的前提下,要進一步降低北京的PM2.5濃度,必須在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減排上下功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講席教授、該課題負責人陳松蹊說,“也就是說,北京下一步PM2.5的下降空間應該重點放在對機動車排放的管控方面。”
陳松蹊提出,“北京在進一步提高油品質量的同時,還應重點治理交通擁堵,因為機動車的低速行駛會產生更多的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考慮到已有550萬輛的機動車保有量,北京市可借鑒如新加坡、倫敦等城市治理交通擁堵上的經驗,利用經濟手段調控車輛行駛速度。北京市還應多建停車場,以此減輕道路堵塞。”
對2017年大氣污染的防治形勢,陳松蹊認為,經濟回升期的大氣環境治理將面臨更大挑戰,要進一步減少PM2.5及其它污染物的濃度,無疑需要更嚴格的環境監管和更有效的減排措施。(完)